英特爾、超微之外 華碩為何要擁抱高通?消費筆電舵手揭AI PC落地關鍵
  • 分享給朋友:
  • A-
  • A
  • A+

文/王子承/今周刊

華碩在今年COMPUTEX上推廣AI PC,不過除了與英特爾、AMD老夥伴合作外,也擁抱筆電處理器新玩家高通,究竟在想什麼呢?

AI PC成為今年COMPUTEX  (台北國際電腦展)上熱議話題,台灣筆電大廠華碩先後站上英特爾、AMD以及高通的演講台上,大秀旗下AI PC新品。

除了為合作夥伴站台,華碩舉辦發表會、一次推出四款新品,外資高盛看完華碩發表會後,釋出樂觀看法,「受到Windows 11和AI PC推動,華碩出貨量將成長,成為推動今年下半年的動能。」

高通晶片算力贏雙雄

華碩除了與老戰友英特爾、AMD兩家晶片廠合作,更大力擁抱筆電晶片新玩家高通,一口氣推出多款搭載高通晶片的筆電,讓外界好奇,華碩這次究竟看到了什麼商機?

(圖/今周刊陳睿緯攝影)

▲(圖/今周刊陳睿緯攝影)

接受本刊專訪,華碩消費性產品事業處產品與策略規畫中心副總經理顏裕軒表示,與高通在筆電的合作,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的5G聯網筆電,之所以在1年前決定導入高通系列晶片,顏裕軒分析,主要是看到微軟推出Copilot,華碩意識到,未來消費者習慣會出現很大的改變,而AI落地需要運算能力,高通推出的晶片「可以說大大釋放了NPU(神經網路處理器)效能。」

回顧5月微軟舉辦的Build開發者大會,正式推出可在筆電運行的Copilot+PC軟體,象徵AI PC正式問世,微軟不僅要求AI PC用處理器必須搭載NPU,NPU中代表AI運算能力的TOPS(每秒一兆次操作),更需要達到四十以上,讓NPU算力達45TOPS的高通晶片,搶在英特爾、AMD之前,成為市場上最早符合微軟要求的AI PC處理器的產品,變成華碩與高通擴大合作的契機。

顏裕軒觀察,「AI PC主要就是要看NPU實力。」他指出,AI運算可以透過CPU、GPU達成,但兩者終究還是要進行傳統運算工作,如果沒有NPU,傳統筆電使用AI助手,很容易遇到效能塞車、滿載問題,不過在NPU出現後,除了使用AI不再卡頓,還可以幫助電腦在AI運作時省電,「讓CPU、GPU去做它本來要做的事,使用NPU是一個省電、有效率的作法……,在AI時代,TOPS數是愈多愈好,消費者體驗過後就回不去了!」

顏裕軒認為,AI PC可歸納成兩種功能,一種是替使用者省時省力的工具型AI,例如這次微軟推出的Recall(回顧)功能就是其中之一。

(閱讀全文…https://bit.ly/4edbcnr)

更多內容,請參閱最新一期《今周刊》(第1434期)
閱讀更多文章,歡迎加入今周刊粉絲團&LINE

你可能也會感興趣》

鴻海「本益比僅10倍」177元繼續衝?廣達、台達電…老手點名5檔快把握,台積電換聯電行不行?
https://bit.ly/3XhdJ9R

高股息ETF只適合2種人...若要長期投資、存養老金 達人苦勸:有種ETF建議要避開
https://bit.ly/3xhQAtp

00878、0056、00919…從18歲到80歲如何配?專家解讀:配息型ETF,7%以上我才能接受!
https://bit.ly/3xgmBlE

中年轉行體驗人生,沒想到當代駕司機時薪才213元…他辭職後頓悟:以前只要撐著,總會等到發薪日那天
https://bit.ly/45iExsp

萬人包圍立院/花東三法是什麼,為何被批一點都不永續:傷害生物多樣性、大量碳排、還有國安疑慮?
https://bit.ly/3VnXDJ0

讀者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