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立iNEWS

張忠謀自傳下冊磅礴上市 台積電成護國神山秘密曝光
  • A-
  • A
  • A+

資深媒體人 鍾志鵬臺北報導

整整26年之後,《張忠謀自傳下冊》終於在2024年11月29日上市了。張忠謀說:寫自傳常掉淚,彷彿活過一次。張忠謀曾經說過:「當我辦一個半導體公司,當然要它長期繁榮,那只有一條路,世界級。」自傳下冊一共有34章,從《德州儀器》到《結婚》《蘋果來敲門》到《交棒的規劃》,張忠謀把自己跟台積電的成功秘密,毫不保留,攤在世界眼前。《張忠謀自傳下冊》磅礴上市、洛陽紙貴。


▲張忠謀自傳下冊磅礴上市,台積電成護國神山秘密曝光。(圖/天下文化提供)


張忠謀曾經公開說:要成為世界級企業必須要達成七個價值。

張忠謀2007年曾經公開說,企業價值觀一定要符合世界主流的價值觀。身為一個世界級企業,必須符合以下七個主流價值觀:
1說真話,不說謊話。
2.不輕易承諾,一旦承諾要赴湯蹈火履行。
3.遵守法律。
4.不貪汙、不賄賂。
5.擔負起社會責任。
6不靠政商關係。
7.良好公司治理。


▲張忠謀曾經公開說:要成為世界級企業必須要達成七個價值(圖/三立新聞網資料照)

世界級的公司,應該是一個受人尊敬的公司。印度Infosys董事長墨希(N.R. Narayana Murthy)是我的朋友,他就有一個口號:「寧願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企業,要做受人尊敬的企業,要先做一個很賺錢的企業。」而Google創辦人的座右銘是「不要做壞事」,這都是一種企業價值觀。

世界級公司必須是成長的公司。一家公司假如不成長了,即使以前有過世界級公司的地位,也就會失去其「世界級」地位。(PS:如柯達、NOKIA、MOTOROLA…)

世界級公司必須尊重智慧財產權。當然自己可以創造很多智慧財產權,可是也必須尊重別人的智慧財產權。

世界級公司也應該是一個學習型的公司。員工必須在一個學習的環境裡。另一層意義,企業與員工總是在進步,從學習裡面得到了進步。

世界級公司是一個全球發展的公司。可以從這3點來看:
1.市場是全球的。
2.資金是來自全球的。
3.人才是來自全球的。

因為它要全球發展,所以制度也要與先進國家的制度接軌,無論是會計制度也好、薪酬制度也好。

很多人會問我,台積電是不是我眼光中的世界級公司?我很坦誠地回答:「我們還在努力中,我們有進步,但我們還在努力中。」

台灣具有成為科技島的基本體制:民主和自由經濟。民族文化也具備塑造科技島出現的條件。但在現在體制及傳統文化下,還需要許多改革、進步。這些改革儘管是最難的一步,卻是台灣能否在二十一世紀成為先進國家的必要之途。


▲台灣具有成為科技島的基本體制:民主和自由經濟。 (圖/翻攝自工研院Youtube)


《張忠謀自傳下冊》目錄34章重磅曝光 世人更敬重張忠謀了

德儀篇
我在德儀25年(一九五八—一九八三)旅程

第一章 布希總統:「你什麼時候回來德克薩斯?」— 二○○六年APEC領袖會議(七十五歲)。

第二章 工程師一躍為總經理(一九六四年,三十三歲)
返舊職/「新案」/升任「鍺部」總經理/「新案」的成功

第三章
總經理的學習
(一九六四—一九七二年,三十三至四十一歲)
德儀業務單位/學行銷、市場/學訂價/學會計、財務/掌握技術/學習領導/策略

第四章 一帆風順(一九六四—一九七二年,三十三至四十一歲)
任「矽部」總經理/任「積體電路部」總經理/一九六七年.人事巨變.我當副總裁

第五章 四個上司呂斯/彪希/海格底和夏伯特

第六章 實現「美國夢」(一九六六—一九七二年,三十五至四十一歲)
德儀積體電路部/我的雙極積體電路策略(一)/
我的雙極積體電路策略(二)/
一個危機,兩個英雄/我的雙極積體電路策略(三)/
我的雙極積體電路策略(四)/
一九七○年裁員/承接MOS/任集團副總裁暨半導體集團總經理/實現「美國夢」

第七章 德儀東南亞廠 (一九六八—一九六九年,三十七至三十八歲)
成立德儀日本/成立德儀台灣、新加坡

第八章
德儀迷途(一九七二年起)
一九七二年一片光明/夏伯特的野心/消費者產品的誘惑/野心與誘惑的致命交集

第九章
半導體集團總經理的奮鬥及掙扎(一九七二—一九七八年,四十一至四十七歲)
英特爾崛起/德儀的人才問題/「記憶體」的奮鬥/計算機IC的成功、波瑪案/微處理器的多頭馬車/拉吧廠/自製生產設備的迷思/「公司已不重視半導體?」/彪希的怪誕與夏伯特的茫然/自請調職

第十章
下山驛站—消費者產品集團總經理
(一九七八—一九八○年,四十七至四十九歲)
消費者集團/消費者計算機/科學計算機/機器人之旅/電子錶和巴黎行/「發音與拼字母」及其引起的「公司政治」/家庭電腦/母親寂寞的七十壽辰/跛腳、我的白皮書、再調任

第十一章 最後的吶喊—品質!
(一九八一—一九八三年,五十至五十二歲)
我的品質學習/瀑布式品質訓練/品質藍皮書及巡迴視察/日、美記憶體良率差異分析

第十二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
(一九八三年十月,五十二歲)駱駝背最後一根稻草/辭職

第十三章 生涯插曲—通用器材公司總經理及「經營顧問」
(一九八四—一九八五年,五十三至五十四歲)
找工作/通用器材公司/歇基的最後通牒及我的答覆/IC設計(無晶圓廠)公司先驅/從「經營顧問」到「天使投資人」

台積電篇一 與命運的約會
一九八五—一九九○年,五十四至五十九歲

第十四章 我與台灣的淵源
(一九六一—一九八五年,三十至五十四歲)
來自台灣的史丹佛同學/德儀台灣終於實現/工研院IC計畫的開始/一九七六年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/一九八一年應邀參觀台灣電子工業並做建議/一九八二年孫運璿院長的聘僱及我的婉謝/徐賢修「三顧茅廬」(一九八五年,五十四歲)

第十五章 工業技術研究院(工研院)院長
(一九八五—一九八八年,五十四至五十七歲)接任第三任院長/
改革一:十年內一半經費來自民間企業!/
改革二:衍生公司,把人也移過去/
改革三:每年考績最低三%員工留職察看/
一九八八年—我任工研院院長最後一年/我辭工研院院長職(一九八八年十一月,五十七歲)/反省

第十六章 與命運的約會
(一九八五—一九八六年,五十四至五十五歲)
倡議台積電/「專業晶圓代工」商業模式/初步決定辦台積電/阻力/飛利浦的投資興趣/公文接力賽

第十七章 募資
(一九八五年十月—一九八六年十二月,五十四至五十五歲)
俞國華院長:「找一家有IC技術的跨國公司」/飛利浦/談判重點一—公司命名/談判重點二—營業範圍/談判重點三—技術/談判重點四—獨立性/談判重點五—人事權/談判重點六—飛利浦享受股票承購權/談判重點七—營業計畫/「投資協議綱要」及「技術合作協議」/台灣募資

第十八章 開闢鴻濛
(一九八六—一九八七年,五十五至五十六歲)
定位/兩個策略,一個價值觀/戴克斯,第一個美國總經理/核心團隊躊躇

第十九章 蓽路藍縷
(一九八七—一九九○年,五十六至五十九歲)
一廠/戴克斯上任一把火/英特爾來敲門/魏謀接戴克斯職/二 廠的創新/員工分紅、認股/台塑退出/飛利浦提出承購要求/經營權之戰/開闢美、歐市場,美國行銷經理易人/魏謀辭職/布魯克接任總經理/黃金年代即將開始


▲台積電的成功,是由許多同仁的貢獻所造成的。我對他們致敬!(圖/壯年時的張忠謀 翻攝自網路)


台積電篇二 咆哮九○年代
一九九一—二○○○,六十至六十九歲

第二十章「專業晶圓代工」商業模式大放異彩
九○年代業績/設計(無晶圓廠)公司風起雲湧/行銷美國成功

第二十一章 台積電的經營理念及九○年代的策略
經營理念/九○年代的策略

第二十二章 經營權之戰落幕,在台灣、美國上市
(一九九一—一九九七年,六十至六十六歲)
一九八九年十月至一九九一年十月—拖延戰術/我致函飛利浦,要求減低承購比例/台灣上市/美國上市/飛利浦與開發基金的投資回收

第二十三章 記憶體的誘惑——世界先進和德碁
德碁的起源/世界先進的起源/李健熙的「忠」告(一九八九年一月及四月)/次微米計畫/「無法拒絕的機會」/成立世界先進半導體公司/德碁的結局/記憶體夢碎

第二十四章 爭取客戶信任
九○年代台積電產能供不應求/台南科學園區(南科)/WaferTech/SSMC/購併德碁及世大/十年內產能增加十六倍/麥肯錫顧問公司的發現/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迅速恢復/客戶「實質上的」晶圓廠

第二十五章 作者及教授
(一九九五—一九九九年,六十四至六十八歲)
對台積電內部講授「經營」/當交大「榮譽管理講座」教授

第二十六章 九○年代建立的幾個重要客戶
布魯克「淨離」台積電,我自兼總經理/每年變動的「十五大」/英特爾/博通/輝達/高通

第二十七章 自「技術自主」到立志「技術領先」
九○年代台積電技術進步神速/蔣尚義的驚愕/IBM的誘惑

台積電篇三 滾滾新世紀
二○○一—二○一八年,七十至八十七歲

第二十八章 結婚
(二○○一年一月,六十九歲半)

第二十九章 自「咆哮」至「絢爛」
(九○年代至二○○○及二○一○年代)
半導體業的週期性/「直線」投資/二○○一至二○○三年的不景氣/半導體業長期成長率轉緩/台積電的成長率

第三十章 建構理想的董事會
(自二○○○年,六十九歲起)
我心目中理想的董事會/當董事長十三年後才有機會提名新董事/關於波特的小故事/陸續增加獨立董事/董事會的角色及運作/董事會對台積電的貢獻

第三十一章 釋出(二○○五年,七十四歲)又收回(二○○九年,七十八歲)CEO職
專任董事長的生活/幾個政經論壇/拒做「管理層收購」(二○○七年)/二○○八年市場不景氣、八百餘「績效評估」不佳員工被離職、被離職員工抗議(二○○八至二○○九年)/收回CEO職(二○○九年)

第三十二章 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
(二○○九—二○一四年,七十八至八十三歲)
解決四十奈米良率問題(二○○九年)/解決與輝達的懸案(二○○九年七月)/調整降價速度(二○一○年及以後)/改變兩千四百多位「派遣人力」為「正職同仁」(二○一○年)/合併先進技術事業組織及主流技術事業組織,成立業務發展組織(二○○九年十月)/召回蔣尚義(二○○九年九月),確定營收八%為研發費用(二○一○年)/大幅增加資本支出(二○一○至二○一八年)/二十八奈米的汗與淚

第三十三章 蘋果來敲門
(二○一○—二○一六年,七十九至八十五歲)
晚餐桌上的不速之客/兩個月「暫停協商」(二○一一年三月五日至五月五日)/台積電的製造及財務規畫(二○一一年)/二十奈米開發成功,但十六奈米延宕/蘋果是「夥伴」

第三十四章 交棒的規畫(二○○五—二○一七年,七十四至八十六歲)、退休(二○一八年,八十七歲)
二○一二年任命三位「共同營運長」/二○一三年徵詢黃仁勳對台積電CEO職的興趣/二○一三年蔣尚義退休,我任命劉德音、魏哲家為Co-CEO/規畫「雙首長制」/台積電三十週年慶/退休

最後,我必須說明此書是我的自傳,不是台積電歷史。書中表達的觀點,是我的觀點。我非常慶幸在一九八五年,我自美國來台灣,赴了「與命運的約會」,我也非常慶幸,這約會讓我創造了台積電(請參閱第十六章),而且做了三十一年(包括公司登記後、營業前的一年)董事長。但是台積電的成功,是由許多(約十六萬人)前前後後同仁的貢獻所造成的。我對他們致敬!

本文撰寫摘自天下文化出版之張忠謀著作《張忠謀自傳(下冊)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