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華城案爭議滾雪球 揭企業建商用「容積率」煉金
  • 分享給朋友:
  • A-
  • A
  • A+

記者林嘉倩、鍾昀叡/台北報導

京華城案爭議延燒!當中關鍵的「容積率」到底是什麼?其實白話來講,容積率就是建商可以把房子蓋的多高,而房屋越高房屋售價越高,建商也較能減少發包成本,攸關獲利幅度才讓建商與企業主們錙銖必較。

京華城爭議擴大,改建容積率從392%暴增到840%,當中到底是否涉及圖利,相關人各說各話。但當中關鍵的「容積率」詞彙常出現在各大房產新聞,什麼原因讓各大企業主與建商 對容積率多寡錙銖必較。

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:「簡單來講的話,就是所謂建築物可以蓋到多高,依照這個都市計畫的不同,可能會有商業區、住宅區,或是其他工業用地等等的容積率的不同。」

以台北市住宅區土地分區住三或住四來說,容積率落在300到400%,商業區容積率則較高可以達到5到600%,因此當初京華城公司才會向北市府申請,變更地目從工三變商三,更成為變更成功的全國首例。

建築師劉獻文:「因為容積率一拉高之後,它樓地板面積會變多,那變多的情況之下,你就往上疊加,10樓以下跟10樓以上的售價是不一樣的,所以我的售價會變高之外,樓地板面積變多,所以(建商)獲利會比較大。」

容積率不只影響房屋開價,更影響建商發包成本,當樓地板面積越多,議價空間調整的機會越大,開價高加上省成本,整個過程建商等於能賺2次。但也有人質疑,同樣位在台北的西華飯店,也因為改建獲得933%的超高容積率,怎麼毫無爭議。

建築師劉獻文:「地目的用途不一樣,一個是用住宅的容積單元,一個是以商業的容積單元,所以兩個的基數不同,所以不能去看(兩個)後面乘積出來的百分比。」

專家說西華飯店原先建築就蓋的高,加上危老都更容積獎勵才能衝出超高容積率,跟京華城案不能比較。

讀者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