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台北天空塔」經營權角力 中資急售「質押債權」解套 專家:恐一場空
  • 分享給朋友:
  • A-
  • A
  • A+

記者林賢雅/台北報導

開發金額超過200億的信義區第二高樓「台北天空塔」在1月遭爆,前碩河開發董事長馬廷海涉嫌掏空,並將股權質押給中資背景的華泰證券。近期更傳出,海外質押股權的接管人FTI 諮詢公司,委託仲量聯行銷售間接持有的全數股權,聲稱購買者可獲得「台北天空塔」九成控制權,企圖幫中資解套。期間更牽扯豪宅掏空連環爆。三立《關我什麼事》節目,特別邀請財經專家賴憲政一起討論相關議題。

三立《關我什麼事》節目,討論台北天空塔掏空背信案及中資解套方式。(圖/截自影片)

▲三立《關我什麼事》節目,討論台北天空塔掏空背信案及中資解套方式。(圖/截自影片)

主持人陳斐娟指出,台北信義區新地標「台北天空塔」之前爆出中資疑慮,近日則以出售海外股權方式,企圖替中資解套。其中更牽扯出台中豪宅「新朗日匯」案外案,馬延海疑似以相同方式抵押債權給華泰證券,30多個購買戶的8000萬豪宅至今無法過戶、6億元價金流向成謎。

將成為信義區新地標的「台北天空塔」,前董座陷入掏空背信疑雲。(模擬圖/The Sky Taipei臉書)

▲將成為信義區新地標的「台北天空塔」,前董座陷入掏空背信疑雲。(模擬圖/The Sky Taipei臉書)

賴憲政指出,馬廷海2014年以港資公司名義,在台中七期投資「新朗日匯」豪宅建案,160坪的豪宅原價每坪約80萬,百餘戶的完工四年僅賣出22戶,銷售狀況不盡想,後將其股權質押給與台北天空塔同一間的中資華泰證券後,今年2月華泰證券以債權人接管「新朗日匯」,而馬廷海趁華泰接管前,將原價8000萬的豪宅,對外表示六折的價格約5000萬降價出售,但因港商辦理過戶流程較慢,因此買方需配合先繳交訂金2000萬的現金,吸引30幾位投資人購買,總共收取六億元現金,帶這六億元卻一毛錢都沒進質押的安泰銀行手中,因此安泰不願意解質。造成新朗日匯不交屋、不解質、不過戶,讓消費者求訴無門,紛紛對安泰銀行寄出存證信函。據聞,協助代銷的代銷公司董座,自己也籌錢繳了2000萬訂金買了一戶,至今無法交屋,鬧出家庭革命。

同時當時北檢追查掏空案,涉嫌以碩河資金為馬廷海償還私人債務的前副董事長邱冠勳,在新朗日滙建案,也和馬廷海有資金往來,邱冠勳的父親邱憲道當時也購買兩戶。新朗日滙被中資華泰證券集團接管,馬廷海、邱冠勳和華泰證券之間又有相當程度的資金往來,將成為投審司關注本案的焦點。

馬廷海投資台中七期的「新朗日匯」豪宅建案。(圖/新朗日匯銷售網站)

▲馬廷海投資台中七期的「新朗日匯」豪宅建案。(圖/新朗日匯銷售網站)

回到「台北天空塔」一案,中資華泰證券疑為解套,將馬廷海的抵押債權交由FTI,再委由國內的仲量聯行對外宣稱標售債權,表示可透過上層控股公司Green Heaven得到碩河90%的控制權,等同間接取得「台北天空塔」的經營權。

不過主持人陳斐娟也質疑,台北天空塔股權層層疊疊相當複雜,華泰證券出售號稱所謂「台北天空塔」的經營權,實為碩河公司往上兩層的境外公司「Green Heaven」的股權,兩者中間又有一間被法院核發禁制令的Luxe Opus境外公司,亦已指派接管人。因此,購買債權的人,是無法取得碩河公司的經營權,更遑論是取得「台北天空塔」的經營權。中間更有可能牽涉到洗錢等違法行為,不得不慎。加上華泰證券為中資背景,法律上無法持有並經營「台北天空塔」。華泰證券集團可能為了規避投審司追查,於是放出標售碩河公司債權的訊息,聲稱買下的持有者,可以擁有「台北天空塔」的90%實質經營權。

「台北天空塔」出售質押債權關係圖。(製圖:三立電視台)

▲「台北天空塔」出售質押債權關係圖。(製圖:三立電視台)

賴憲政更指出,若碩河開發股權欲出售,中信金是當初的聯貸銀行,擁有優先承購權,也輪不到一般人購買。此外,這期間還有待處理的債權問題,碩河前董事長馬廷海,當初以蓋「台北天空塔」的名義,向中資華泰證券海外子公司借款 1億多美元,而以碩河公司之境外控股公司股權為擔保質押的債權,然而錢從未進到台灣的碩河開發或用於建設台北天空塔,與「「新朗日匯」的訂金一樣,流向不明,相關掏空疑雲,仍待檢調追查。

 

讀者留言